美国最近干了一件离谱的事:对柬埔寨的太阳能产品加征3521%的关税!这数字什么概念? 相当于你买一瓶2块钱的矿泉水,现在要交70块钱的税。 更魔幻的是,越南、泰国也被征了300%以上的税,连“亲美派”马来西亚都没躲过。
但美国真正想打的根本不是东南亚,而是中国。
因为柬埔寨出口到美国的太阳能板,80%都是中国企业造的。 拜登甚至公开承认:“中国在借道东南亚占美国便宜! ”
可美国没想到,这波操作反而逼得东南亚四国集体“反水”——越南总理连夜找中国签40项合作;泰国顶着压力跟中国修高铁;柬埔寨更刚,直接开通直飞郑州的“抗美航线”。
中国也没闲着,48小时内连打两场外交战,拉着英国、奥地利联手对抗美国霸权。 这场关税大战背后,藏着中美博弈的哪些狠招?
这次关税高到离谱。 柬埔寨的太阳能电池板,原本卖到美国价格是每瓦0.15美元,现在算上3521%的税,直接涨到5.4美元,比美国本土产品贵了3倍。
美国要求东南亚企业自证清白,证明生产过程中没用过新疆的硅料。 但新疆供应了全球45%的多晶硅,企业根本绕不开。
就连美国自家企业都受不了。 特斯拉公开抗议:“再这么搞,我们的太阳能屋顶项目要亏掉底裤! ”马斯克算过账:加税后安装成本从2万美元飙升到7万,老百姓谁还装得起?
越南嘴上说着“谈判解决”,身体很诚实。 今年3月,中越刚签了共建5条跨境铁路的协议,其中河内-南宁线直接接入中国高铁网。越南网友调侃:“以后运货到美国,先走铁路到中国,再换船去洛杉矶,关税? 不存在的! ”
总理佩通坦顶着美国压力,坚持用中国高铁技术打造东南亚交通枢纽。 曼谷到呵叻的高铁明年通车,未来还要直通云南。 泰国商务部长撂下狠话:“美国不要我们的太阳能,我们就卖给中国,反正中老铁路运货又快又便宜。 ”
柬埔寨直接掀桌子。 3521%的关税公布当天,金边机场立刻开通郑州直飞航线,每周三班满载电子元件和太阳能板零件。 柬埔寨首相洪森说了大实话:“没有中国,我们连一度电都发不出来。 ”
王毅外长48小时连打两场硬仗。 跟英国外交大臣通话时,他甩出一组数据:中国去年从欧洲进口了180亿欧元的光伏设备,养活德国30万工人。 英国当场承诺:“绝不跟着美国搞单边制裁。”
对付奥地利更简单。 中国承诺采购奥地利产的储能电池,条件是奥地利必须在欧盟内部反对美国关税。 这招立竿见影——奥地利现在力推中欧太阳能合作论坛,明摆着要拆美国的台。
国内企业也没闲着。 隆基绿能直接把生产线搬到老挝,用中老铁路把硅片运到泰国组装,再贴上“泰国制造”标签出口美国。 美国海关人员都懵了:“这太阳能板怎么比上周便宜了20%?”
美国现在骑虎难下。 本土太阳能企业First Solar年初刚拿到政府补贴,现在被中国低价产品打得哭爹喊娘——中国硅片成本比美国低50%,就算加税还是更便宜。
更惨的是老百姓。 加州一户家庭算过账:装太阳能板要多花1.2万美元,政府补贴根本补不上这个窟窿。 有人在白宫请愿网站怒骂:“拜登的环保承诺就是个笑话! ”
连华尔街都看不下去了。 高盛发布报告警告:美国光伏产业可能倒退10年,至少20万就业岗位要完蛋。 但拜登政府还在嘴硬:“这是保护国家安全的必要代价。 ”
这场关税战彻底搅乱了供应链。 马来西亚直接把光伏工厂改造成汽车芯片厂,中国工程师带着设备连夜进场;越南胡志明市的港口堆满发往欧洲的太阳能板——德国给的价可比美国高多了。
最魔幻的是墨西哥。 中国企业在那里建了12座光伏组件厂,产品贴上“墨西哥制造”标签,通过美墨自贸协定零关税进入美国。 美国海关明知有问题,但查扣率不到5%——毕竟美国90%的太阳能板都要靠进口。
这场博弈还没结束,但有一点很清楚:当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时,中国和东南亚正在用铁路、航线、工厂,悄悄改写全球贸易规则。
